部门首页 | 部门职能 | 政策法规 | 服务指南 | 安全常识 | 消防专栏 | 综合治理 | 表格下载 | 联系方式 |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安全常识>>正文
独家曝光最新真实诈骗录音,受害大学毕业生人均被骗4.5万元
2019/10/22  

近期一种针对大学生毕业生的诈骗发案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均呈现猛增的态势,我们称之为“注销校园贷”诈骗

8月份至今,仅S市就已接到数百名大学毕业生的报案,最高一单案件被骗44万元,人均被骗金额高达4.5万元。对于刚刚参加工作,尚未有多少存款的年轻人来说,不但瞬间清空了他们的积蓄,还使其背负上沉重的贷款。这一次痛苦的经历,可能颠覆他们对社会的原本印象,甚至改变整个人生……

通过对案件数据的分析发现,受害群体具备以下四点相似的特征:

如果你符合上述四个特征,请仔细了解下面的诈骗话术步骤:

一、说明事由(什么事?

来电自称网贷平台客服,可以说出客户的详细信息,现来协助客户办理“销户”事宜。

二、阐述理由(为什么?

因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禁止“校园贷”,所以有过注册或贷款记录的曾经的大学生,必须立即进行销户操作,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三、告知步骤(做什么?

按照规定客户必须配合进行“清零”和“销户”操作。“清零”的目的,是用来抵消和清空当时“校园贷”的授信额度;“销户”的目的,是删除“校园贷”的记录,以覆盖更新个人征信信息。

四、引导操作(怎么做?

添加客服的QQ号,按照客服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操作。首先是“清零”,就是先到各贷款平台进行实名注册,并按照显示额度进行足额借贷至本人银行卡。然后把银行卡内刚贷来的钱,全部转到客服指定的“对公账户”,并发送转账截图为证,由客服来协助完成“销户”操作。

受害人与骗子冒充的客服对话截图

注意: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和记住骗局,“终结诈骗”不断总结和宣传各种手法的共性。资深粉丝们应该会发现,以上第四个步骤转到“对公账户”,跟“冒充公检法”诈骗中的转到“安全账户”、“取消网店会员”诈骗中的转到“银联中心”套路如出一辙。

如下图,对受害人数据统计分析发现,24-25岁(出生于1994-1995年)的受害人占比最高。分析原因为:

一是,该人群在校期间,恰逢2015-2017年“校园贷”风靡鼎盛之际,参与或使用过该类贷款项目。因此,对“校园贷”的了解和认知较为深入。

二是,以18岁参加高考为标准,目前该人群毕业时间在三年以内,社会经验尚不丰富。当听说“会影响未来个人征信”的时候,内心感到恐惧并产生慌乱,随即听从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

三是,骗子一般不会向受害人展示完整的操作流程,而是一步一步的指导进行操作,这样的方式使得受害人没有办法全盘分析思考,只能言听计从。

四是,在被骗子思维引导的状态下,不自知的操作了“转账”这个关键步骤。

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么蹩脚的说辞,为什么会有人信?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应该更加不会信!

然而,当对方能准确说出你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毕业学校、家庭住址、贷款时间、贷款数额等详细信息之后,大多数没有关注过反诈骗宣传、防范能力较差的人很容易会相信对方的身份——借贷平台客服人员

来听一段“终结诈骗”独家获得的骗子行骗的真实录音:

注销校园贷来自终结诈骗00:0002:10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录音中提到的“分期乐”,在已受理的案件中,被骗子冒充的比率占到43%。

为什么是“分期乐”?从它的宣传口号不难看出,这家公司从创立之初就将客户精准的定位在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大学生群体

年轻的大学生群体,虽然没有稳定的劳动收入,但却能紧跟时尚脉搏,在电子产品、潮流服饰、旅游出行、就业培训等方面都有着旺盛的消费能力。当家庭供给无法满足个人消费需要时,必然产生借贷需求。

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在其2015年发布的《大学生分期消费行为数据报告》中,自称首创“互联网+金融+消费场景”商业模式,深耕大学生分期市场,覆盖全国4000所高校,用户规模达300万,市场占有率超过60%。这组数据也侧面反映出了为什么骗子喜欢冒充“分期乐”。

“天眼查”获取的“分期乐”企业公开信息

然而这么一家大的上市公司,也遇到了难以预估的状况。为了遏制校园贷对在校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不良影响,2017年5月,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2019年5月7日,新华社报道再次点名“分期乐”

如今,这家公司的名字在诈骗案件中的高出镜率,也让网友有了不少的猜测。

百度贴吧“分期乐吧”的网友留言

在上文录音中,骗子有要求受害人下载安装的一款软件,名叫“中邮钱包”,它在近期同类诈骗案件中被提到的次数也相当之高。

APP在华为商城中的下载安装次数有547万

仔细看看该软件的评论区留言,一些好心的用户向我们揭示了一些秘密。作为一个有超级影响力的大V旗下的APP,居然沦为骗子的作案工具之一,不得不令人深思。

中邮钱包APP下方的用户留言

除了上述两款APP之外,多家金融网贷类APP都存在着用户信息泄露,或者风控不严的问题,从而被骗子利用实施精准诈骗。“终结诈骗”建议广大网民了解骗术防患于未然的同时,也呼吁存在风险隐患的金融网贷APP,能够努力尽到企业责任,加强风控策略,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主动向自身用户做出清晰明显的警示告知和防骗提醒。

转载自:终骗二呆终结诈骗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商洛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7     

地址:中国 陕西 商洛市北新街10号 邮编:7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