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新同学:
欢迎你来到商洛学院,开始充实而又精彩的大学生活!为了帮助你更快适应校园生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免受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学校保卫处编印了新生安全防范攻略,请详细阅知哦~
同学们:请好好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财产被盗或者不小心丢失,我们的身体受到了伤害或者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我们能安心的学习、生活吗?孟子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希望同学们时刻保持警惕,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共同守护好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校园,顺利书写人生华章,平安、快乐、充实、潇洒的满载而归!
出行安全
1.到校后请遵守学校管理规定,配合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引导。
2.校内除固定商品销售点和超市外,不会安排人员到学生寝室销售物品。如宿舍有人员推销书籍、学习用品、报刊、衣物等商品,不要轻易购买。
3.离校外出前要将自己的去向告知舍友、班级同学、辅导员,在外出过程中保持自己和家长、老师、同学的联系,出行过程中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防范电信诈骗
诈骗常见方式:
1.“冒充亲朋”诈骗;
2.“冒充辅导员、导师”诈骗;
3.“中奖信息”诈骗;
4.“邮包涉毒,涉及洗黑钱”为由诈骗。
安全提醒:
1.不要轻信通过短信、网络和电话通知的各类中奖、网络赚钱、退费、退票信息,在通过微信、QQ等在线方式向他人转账前,务必通过可靠渠道核实对方收款人的信息,接到自称为公安、检察院、法院的来电时,不要轻易相信。
2.无论骗术是什么,最后都会落到要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和账号。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千万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如果有疑问,要及时打电话给辅导员、保卫处、公安机关咨询核实。
谨防成为骗子嘴里的“肥肉”!
防范盗窃
盗窃常见方式:
1.借口找人,投石问路; 2.乱闯乱窜,寻机作案;
3.乘其不备,顺手牵羊; 4.浑水摸鱼,就地取“财”;
5.见财起意,伺机而动; 6.疏于防范,乘虚而入;
7.破坏玻璃,入室行窃; 8.撬开门锁,胆大妄为;
9.不关房门,溜门行窃; 10.疏于防范,丢三落四。
不良校园贷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消息,明确要求“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也就是说,大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的贷款,都有巨大风险。
有助学贷款需求的同学,请关注学校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相关通知。
如何防止不良贷款陷阱:
不要轻易相信不良校园贷机构的虚假借贷广告,如“零利率、最快3分钟到账”等,要提高警惕,避免掉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
1.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3.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物质享受;
4.抵制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5.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借给他人,防止他人用自己的有效证件贷款或从事非法活动;
6.积极学习投资与消费相关的金融知识。
消防安全
1.每到新环境要留心观察消防通道和逃生路线;
2.发现着火,首先报警;
3.不要在宿舍床上吸烟,不要用“热的快”烧水,不要用酒精炉、电炉子等;
4.离开宿舍要关闭电源;
5.学会使用消防器材;
6.不乱接电线、电源;
7.不使用明火蜡烛等;
8.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宿舍;
9.各种电器不要靠近床边,或与易燃物品相临;
10.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抵制校园邪教
学校依法禁止在校园内开展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禁止任何宗教在校园内传播教义、发展信徒。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
《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禁止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传教、举行宗教活动、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
学生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违反规定经教育不改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如各位同学发现有人在校园传教或开展宗教活动,请拨打保卫处报警电话进行举报。
网络言论规范:九不发
1.政治敏感话题不发;
2.不信谣不传谣;
3.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
4.涉黄、涉毒、涉爆等不发;
5.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
6.军事资料不发;
7.有关涉及国家机密文件不发;
8.来源不明的疑似伪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视频不发;
9.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大学生安全素养现状调査报告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安全素养水平,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了《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大学生安全素养现状及对策》课题。课题主要研究了本科生的学习行为,共收集了274所高校、1690574名大学生的数据。
题目1:52%的大学生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严重的安全事故
首先设计了问卷题目:你遇到过严重的安全问题吗?
选项依次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没有遇到过安全问题;自己虽然没有,周围人身上却发生过严重的安全问题;发生了让人感到后怕的安全问题;经常遇到。
由上图可知,半数以上大学生认为自己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这样的感知下,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如何呢?
题目2:96%的学生遇到安全问题会反思
对于问卷题目
“你遇到安全题会反思吗?”,大部分学生的选择是肯定的。
题目3:97.8%大学生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但重视程度有所不同
除了遇到问题会反思,课题还想了解大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重视程度。因此,设计问卷题目:你觉得学习安全知识重要吗?
选项依次为:比任何知识都重要,是人生第一要掌握的知识>和数学语文一样重要,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的知识>无所谓,适当关注,一般重要>不重要,只有遇到灾难才需要。题目4:56.75%的学生愿意并能够主动热情讲解安全知识
为调研大学生在安全上主动助人的意愿,设计问卷题目:
你是否会向他人讲解安全知识?
选项依次为:没有这个想法;有意愿讲,但是不好意思开口;出了事,才会去向他人讲解;主动热情。
题目5:近28%的本科新生不愿意学习安全知识
课题中的新生接受了前置安全教育。前置安全教育是指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到正式入学之间,通过移动端进行安全知识学习的方式,是非强制性学习。将近28%的本科新生在非强制的情況下没有完成学习。
题目6:大学生安全知识来源分布相对均匀,比较多元化
题目7:在身心健康和国家安全与安全文化两方面的安全知识最为薄弱
安全知识分为:防财产侵害、防人身伤害、国家安全与安全文化、疾病防治、交通与户外安全、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安全、校园学习与生活、自然灾害与其他和消防安全,这10个类别基本覆盖了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
上图为10类知识答错情况对比。发现身心健康知识掌握最差,其次是国家安全与安全文化知识。
题目8:消防安全知识掌握的最好
10个类别的答错情况对比发现,消防安全与其他类别相比错误最少,这与高校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以及社会各界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密不可分。也体现了广泛开展某领域的安全教育确实有助于提升相关素养。
题目9:国家安全与安全文化内容获点赞数最多
除了统计错题情况,课题还统计了大学生喜欢哪些知识。图为10类知识获得点赞的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最喜欢国家安全与安全文化类知识,其次是防财产侵害和身心健康类知识。
题目10:接受安全教育的大学生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经过学习后,大学生再次回答问卷第三题-你认为安全知识重要吗?发现大学生的选择有了变化。